读后感
这里的《欢乐颂》是我看的一本书,并非电视剧版。当然我也是在这部电视剧火起来后才找来这本书来看的。原本我对现代都市情感类的书并不感兴趣,但是无奈我看了点电视剧便想找书来细读一番,因为我知道大多原著的描写要更加的全面,比如很多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在电视剧里面是靠演员的演技,而书籍则可以直接通过文字体会到。
好了,先简要概括下这套书(三本)谈了什么: 《欢乐颂》描绘了在海市五个不同背景的女性的工作情感生活。 五个人实际上代表了3个阶层,5种类型的人物。五条线交织着牵出作者对生活中家庭、职场、人性等方方面面的思考。
先简要描述下5个人的综合情况,以下内容有剧透,高能警报:
安迪 —— 原名何立春,美籍华人,美女,天才,对数字异常敏感,原华尔街高管,后帮助朋友回国成为大型企业的CFO。祖籍某省黛山县。出身悲惨,母亲是花痴癫疯,而后其父魏国强抛弃妻子。外祖父是画痴,文革时期被陷害,被迫和疯癫的外祖母成婚,后出逃黛山县,跟随魏国强。安迪从小和同母异父的弟弟在孤儿院长大,直到后来被美国的养父母领走,在美国读书工作直至30多岁。 安迪不愿意使用中文名,也是作者暗示她惧怕过去的写照。内心一直有小时候孤儿生活和对自身疯癫基因恐惧的阴影。但天性善良的安迪最终在书中还是成功战胜恐惧,活出烟火气并收获自己的幸福。
樊胜美 —— 名如其人,美女却又心高气傲,一直希望嫁入豪门,摆脱苦逼的现实生活,好在最后认清真实的自己。资深 HR ,后转为高级酒店大堂经理。小城市普通市民出身,其父母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导致樊胜美工作到 30 岁一直补贴家里。其哥哥是个好吃懒惰的无赖,一直压榨樊。最终樊胜美靠着朋友们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跨出内心的障碍,摆脱家庭的束缚,认清现实,成为一名真实独立自由的职场女性。
曲筱绡 —— 美女,富二代(这里的标签是事实并没有指向性),嚣张跋扈的性格,敢爱敢恨,太妹风格,但天性善良却又唯恐天下不乱,待人接物有2套标准,不喜欢的人她会一直争锋相对,对于喜欢的人会提供帮助。在复杂家庭环境长大下的她,摸滚打爬出一身的江湖智慧,其在整部剧里面所作所为无一不是基于对人性最深入的洞察。对付流氓无赖她也可以流氓无赖,与普通人打交道她也可以正襟危坐。鬼马精灵,黑白通吃。后在22层 安迪等人以及赵医生的影响下,渐渐有所收敛性格中不好的一面。
关雎尔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透过名字就可以知道,小关来自知识分子的中产阶级家庭。为人乖巧懂事,安静温婉,虽然家境殷实,但却靠自己在海市打拼,有志气,肯上进。也许人人都爱关雎尔,但是从小习惯听话的她,做人做事思虑太多,束手束脚,整个人也显得不那么有趣。因为长相普通,一直不是很自信,表现在感情上,患得患失,唯唯诺诺,摇摆不定。在安迪等指导下,顺利通过考核期,在可见的将来肯定会成为一名职场精英。
邱莹莹 —— 来自无产阶级家庭,为人简单,一根筋、热心肠。并没有太多职场上的追求,依赖另一半。常常是大大咧咧,口无遮拦。情商低下,智商不高的邱莹莹在工作和感情上一再吃瘪,好在傻人有傻福,最终和同样简单的应勤走到一起,成为22层最早结婚的人之一。邱莹莹的身上,除了热心善良以外,却常常没心没脑的惹得领居不快,自身做人不够独立。在未来可能只能沦为管家婆,失去生活的主动性。
看完书,也许最大的感受是人生处处有伏笔,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不管是富人阶级的安迪、曲筱绡,还是中产阶级的关雎尔,以及无产阶级的樊胜美、邱莹莹。 无一不是各有自身的烦恼,生活不过就是问题叠着问题,但是由于物质条件和能力的不同,让他们在生活中有不同的表现。
富人们在面对生活的风险、困难时抵御能力就是强。而窘迫的樊胜美和邱莹莹面对生活的无奈时就只能显得尴尬和羞辱。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仅仅适用于政治层面。不过我想作者最想传达的并非的阶层的社会现实,而是对于一个人来说,家庭出身,后天努力,生活经历等对一个方方面面的影响。在面对生活中,不仅要克服外在的压力,困难,更要与自己的心魔抗争。想要获得幸福并不容易。关键是要相信生活,相信自己。也许你见惯了社会种种黑暗面,但内心依然应该保持一颗善良,积极的状态。一如魏渭所说,不要把人想的太好,也不要把人想的太坏,都是凡人。珍惜眼下的生活,做一个善良积极,独立自主,有能力为自己的幸福生活拼搏并保驾护航的人才是最值得尊重的。
由配角想到的:
老谭 ——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退一步也许可以更美。这里指的是老谭和安迪的关系。老谭显然是喜欢安迪的,但是正是因为对安迪的深入了解,才知道很难和安迪成为一对,所以他退而求其次,而是选择成为好朋友,一直保护着安迪。
赵医生 —— 博览群书,却不局限于条条框框,是个非常聪明有趣之人。也许曲筱绡看上他是因为他帅气的外表,但真正让曲筱绡留下来的,却是他可以看的到曲筱绡善良的内心,不被世俗拘束,有趣有料的性格。他乐于助人,「劫富济贫」、有原则,有底线,常常可以让曲筱绡悬崖勒马。和曲筱绡非常相配。他可以看透曲筱绡性格来源的本质,敢于和曲母对质。在曲筱绡想发泄情绪的时候并不阻拦而是陪同一起,同时在关键时刻控制场面。不得不说,这种情商、智商都很高的人真的是愉悦他人,愉悦自己。
魏渭 —— 也许魏渭确实很聪明,但是他的经历,将他塑造成一个过于精于世故之人,他和安迪没有真正走到一起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是他没有给安迪真正的安全感。他的那种凡事把人看的通透之能力,让安迪非常没有安全感。安迪本来就是一个害怕他人触碰她内心阴暗面的人。所以最后安迪逃离。同时,这人品质本身就有问题,他出手打安迪耳光,足以说明问题。他相貌有点丑陋,没有外表上的魅力,加上早年的生活经历,导致他其内心实质是也是一个患得患失,自卑之人。当安迪故意拿话刺激他时,他被彻底激怒了。每个人都有心魔,我们不能无理的让人完美。魏渭对安迪不可谓不真心,只是他一个复杂到底的人,不适合单纯无比的安迪。这才是本质,而不是安迪以为的包奕凡有性魅力,而魏渭没有,这只是表层原因。魏渭的存在,我觉得是作者想告诉我们,做人不宜太过圆滑,否则失掉真性情就不那么可爱了。
包奕凡 —— 我想一个奋斗的富二代,是他身上真正的魅力所在。他出身豪门,从小享受父母的爱,他天资聪颖,学业做人样样不差,有担当,有眼界。他和曲筱绡最大的区别在于,曲筱绡不学无术、充满江湖习气。而他确实品学兼优,有理想有志气。将来他的生意一定比曲筱绡做的大,因为两人的格局不同。他能顺利和安迪在一起,包含了很多个人和家庭的偶然性。一方面他比魏渭帅气,阳光。他和安迪的交往直到生米煮成熟饭都不知道安迪的全部身世,所以让安迪有安全感,可以放心的和他谈感情,可见再亲密的人还是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让人感觉到安全和舒服很重要。另一方面因为包奕凡见惯大世面和自身一地鸡毛的家庭环境,让他并不拿安迪悲惨的身世当回事,加上他和安迪最大的障碍,包太去世,他没有理由不和安迪走到最后。也许命运早已定,但是一个比普通人阳光努力的富二代真的是你很难追的上的。所以安迪说过:一个人群被圈定到三个字里面,像富二代、官二代、小三、捞女,取其某一共性而忽略个体的差异性,往往会导致判断前预设立场,判断结果自然缺乏理性,你可以尝试一下,如果用三言两语概括一个人,基本上没有几个人不是笑话。而不是笑话的几个人,必定是极端乏味的那种人,所以最好不要受流行思维诱导,不要从众,一个人一定要有基于自身立足点的独立判断,判断能力与结果无论是好是坏,都比受人诱导强得多。
王柏川 —— 和樊胜美一样的毛病就是死要面子爱装逼。人如果不做真实的自己,就会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特别累。我们不能责怪王柏川什么,因为他对于樊已经做的够多,他虽然深爱樊胜美,但是最可贵的是他在恋爱中还算保持自我。因为做人格局不够大,导致他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显得小家子气。他得不到樊胜美固然有很大程度上是樊胜美自身原因,但也因为他在一件件小事情上面让樊胜美不安。王柏川是靠自己的力量奋斗起来的小土豪。我们应该在某种程度上佩服他。
应家 —— 为什么想提下应勤一家? 因为应勤妈妈在面对曲筱绡连哄带诈时表现出的坚守原则,并不为胁迫所屈服的那种精神。在儿子受伤在床,并且被相亲女家人团团围住,提心吊胆的时刻。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原则,这让我非常震撼。因为曲筱绡的胁迫并不是对他们有什么恶意,但她还是坚守住了。换个角度想下,这种情况下能坚守住,在真正的大是大非面前他们应家人也一定可以做得到。所以我不得不提。安迪也是因为有自己绝对的底线,让人尊重她,她基本从不干涉和乱插手别人的私事。在关父关母问她讨要小谢电话号码时,她在未得到关雎尔和小谢本人首肯的情况下也并没有给出。所谓底线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的一条线。
谢滨 —— 虽然谢滨在书中还没有战神心魔,但是谢滨在众人围攻下,依然保持淡定,没有逃避,甚至和当时的对头安迪一起帮助落魄的岳西。可见本性善良之人如果加上刚毅的品质,真的没什么可怕的。我认为他是值得关雎尔去爱的。只是他的成熟还是需要时间和经历去磨练。他对待无赖般的曲筱绡,也并没有后退,害怕。而是用自己的方法去警告和直面。这也是同样是称道的。所以我觉得未来对于他也是光明的。
结尾:虽然看完全书的尾声让我觉得并不够好,但是就过程而言不可谓不精彩。因为基本上是生活中的写实之作,所以不得不让人感同身受。透过整套书,我想作者想要传达的东西都在几个核心人物以及传达出来。如果满分 10 分的话,这本书我给 7.5 分。就酱 :)
最后做些书中精彩之处的摘抄吧:
- 在那些没有信心靠自己的奋斗找到前途的人们当中,很难找到独立的精神和坚强的个性;
- 做人真正经,自己最累,比如你(指关雎尔);做人假正经,身边人最累,比如樊大姐;做人没正经,但只要有真本事,人家就说是真性情,比如安迪。(注意这里的没正经,不是指不正经);
- 有情只能饮水饱,有钱人才能终成眷属;
- 要多少修为,多少底气,才能游刃于实际存在的阶层?而现在的的许多所谓阶层实际上是只敬罗裳不敬人,即使自身心理建设足够,又有何用?
- 我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什么担得起,什么担不起,拿得起,放得下;
- 只与同好争高下,不共傻瓜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