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理财、投资

参加工作以来,发现父母老去的速度越来越快,我惊觉自己都还没有完完全全的独立起来,成为自己的一座山。我真的不想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了的同时还在操心着我,我深刻的觉得财务自由的重要性。说到财务自由,不得不提的就是要有理财的意识,所以我近一周都在查找和阅读相关的资料和书籍,以便让自己可以入门。以下是自己这一周学习的心得:

一、理财的必要性

人们常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我知道人生有很多种,但是我想无论哪种人生,拥有一定的财富,一定都是你想要过好自己人生的一个重大前提。我是一个特别普通的家庭出身,我见惯了周边人因为贫穷而造成的无可奈何。当我们的父母年迈而又身体有恙,当我们想要给心爱的人买一件非常称心的礼物,当我们希望有个大房子来安置一家人,当我们希望可以进入更好的环境学习进修,当我们希望可以去更多的地方增长见闻。。。。。这一切都需要你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做到,财务自由在此刻就显得是那么的重要,谈钱并不应该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靠自己的努力,知识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想要获得多少钱我觉得都是没有错的。而作为无产阶级的普通大众来说,我们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就需要从理财开始实现自己财务自由的第一步。

二、 关于消费与记账

我想很多月光族和我一样,在工作的前两个年头内,都不清楚自己哪一点工资每个月是如何不知所踪的。显然我们首先得明白自己的钱都去哪儿了,只有你知道自己的钱去哪儿了,才能做好更好的控制和管理。此时学会记账就是最好的方式。将自己每个月的开销记录在册,月底的时候拉出一张表,然后看下各种消费的占比,分析出那些是应该花的,那些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将可以不用花的钱储蓄起来,形成你财务自由的基石,才可以更进一步。记账在现代你可以选择使用原始的纸笔,还可以使用 excel 表格,当然个人觉得最方便的还是手机上面下载一个记账 APP,既方便有省去你拉表格计算的时间。

知道自己的钱都花去哪儿了,我们再来分析下这些消费是怎样的。我们年轻人精力旺盛,爱玩,爱折腾,碰到很多新奇玩意总是希望可以尝试一下,比如男士很喜欢新出的电子设备,女生可能更加的关注化妆品包包。我在看《跟钱钱学理财》这本书里面,水湄物语给了一个很好的检视自己消费分级的办法。将自己的消费支出分为:必要的、需要的、想要的。 举个例子:现在生活我们都离不开手机,买一个千元机使用是必要的。如果我们追求性能和可玩性,买了一台3000元左右的中高端智能手机,这是需要的。再者我们希望自己的手机特立独行,有逼格,买了个三星或者苹果的高端旗舰,这则是想要的。一般情况下,必要的消费就可以满足日常需求,提高点要求买个需要的即可。有时候想要级的消费会花去我们一个月的工资。这个时候显得你得通过其他方式来缩衣减食了。所以在进行一项消费之前,先在脑子里面过一下,你买的东西是必要的?需要的?还是想要的? 我个人的观点是,有追求是好事,但是当你的欲望超过你的能力时,就需要仔细掂量一下。这里有个特殊情况就是,假使你够得想要的东西,虽然支出较高,但是同时可以给你带来增值效应,我觉得还是可以尝试的。比如iPhone,iOS的系统流程,在我们平时长久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减少卡顿节省时间,同时 AppStore 里面优质的软件,你可以拿来进行自我学习,使用一两年后任然可以卖出一个合理的二手价钱,加上苹果的品牌效应等等,此时你买到的东西就已经产生溢价了。当然了这个是特殊情况下,大多数情况下推荐的消费层次是“必要”到“需要”级。学会推迟满足感,将手头的资金积累起来进行投资,将来你就可以有更多的财富用于“想要”级的消费了。

通过记账与控制消费,就可以在手头产生一定的积累资金,这个时候就是我们常常听过的那个会下金蛋的鹅出场的时机了。会下金蛋的鹅其实就是你的被动收入,也就是让钱生钱的方式。并且由于复利的力量,实现财富的一步步增长。(这里不得不提醒下的是,大家如果平时看到很多关于复利的计算公式,震惊于几何倍数的增长,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那种复利计算公式的前提都是建立在稳定的年收益率的基础之上的,并没有计入实际的现实风险,所以一定不要被轻易带入进去,幻想非非)。

三、投资的方向

当我们手头有些闲钱的时候,你就会有各种投资理财的选择。一般有:储蓄、债券、基金、股票、P2P,贵金属、期货、保险、不动产等等,其实还有个最重要的是投资你自己。是的,没错,投资自己也许是最为稳健和最靠谱的投资方式了。我们就先来谈谈投资自己。

我们说要想实现财务自己,也有几种方式。
第一:创业。自己当老板,打拼,创立企业,是最快实现财务自由的方式,很多我们所知道的福布斯财富富豪榜上面,能拍在上面的,大多数都是企业家、商人。而且很多富豪的年纪也比较小,比如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都是30岁左右就财富惊人,国内的马云、马化腾等人也是在40多岁就已经名列前茅了。创业在解决人家难题的同时,为创业者们带来巨额财富;
第二:跟着大哥们创业。我们普通人并不一定要成为首富,登上富豪排行榜,财富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称为财务自由,比如各大上市公司的前10到100名员工,他们也许自己的不是最适合的创业者,但是他们可以成为创业者的军师、猛将。在企业获得成功以后,他们自然也可以将手中的股份、期权兑换成大量的财富,不仅仅是一名打工者了。
第三:投资。但是投资的前提也是要基于对财务知识,市场行情,数据分析等等方面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之上。这一切都需要你自己去学习,前面说的创业或者跟随创业,也需要你有极强的能力才行,所以说最最总有的是投资自己,让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强,通过实业获取的收入增长是投资无法比拟的。所有除非你完全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投资理财顾问或者专家的职业了。否则一定做好自己的工作,全方面投资自己的能力。

下面就可以具体说说我们常见的投资理财的选择了。说投资理财,我们要先提一句:风险与收益并存,收益越高,风险自然也越高。所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投资方式,才是一个聪明的投资者。
第一点:储蓄。我们把钱放到银行进行储蓄,是最稳妥的理财方式,基本上风险很小,本金安全,但是同时利息收益之类的也是最低的。同时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将钱存到银行里面已经越来越不划算了,但是尽管如此,我个人依然觉得在手头留有3~6个月的流动资金时,可以将自己收入的40%~50%用于银行储蓄,最好是采用定期存款的方式,收益会比活期存款要高。如果你有更多的钱,可以考虑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 (一般是 5 万起购);
第二点:债券。最常听到的就是国债,其实还有地方政府债、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一般普通人可以购买到的就是国债、企业债、公司债。这方面的收益递增,风险也是递增的。
第三点:基金。基金也有很多种分类,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混合基金等等。基金我们可以理解成我们很多人把钱拿给专业的投资机构,让他们去投资货币、债券、股票等交易并由此取得不同程度的收益。具体的概念不展开阐述,比较推荐的是很多理财达人都提过的指数基金,这种被动式投资比较适合我这样的懒人。
第四种:股票。股票不用我多说了,大家都知道,也是最让中国普通投资者受伤的地方,风险大,当然收益也大。当然我们都知道中国股市有中国特色,所谓股神巴菲特来了也未必玩得转,当然你有靠谱的信息来源或者对自己的分析能力非常自信,不妨投资看看,但是前提是一定要尽可能多的掌握你要投资的股票相关信息。这里面的水太深,我个人还没有详细研究,根据自身情况,暂且不做投资。
后面的P2P、保险、期货等大家都听过,但是个人还没深入了解,暂且不表。

四、投资的原则和心理建设

我想我们学习投资理财知识并将之运用于实践,最终目的都是希望获得更好的收益,过上更好的生活。跟实业相比,也许这是一种投机行为,说的更不好听的,有种赌博的性质在里面,所以投资者应该要有些原则底线和心理建设。以免出现社会上那些过激事件。
我其实还是小白,就是觉得很多原则很有道理,先放在这里:
1、分散投资,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2、利用自己的闲钱用来投资,即使都损失了,也不会对生活产生特别大的影响;
3、投资是一项长期行为,过程中肯定会有波动,正确的处理好贪婪和恐惧的尺度和平衡;
4、最重要的投资一定是投资你自己;

五、谈谈上班族的薪资陷阱

对于我们上班族而言,影响自己财务构成的就是工资,我想大多数人都只有工资这一项主要收入。因此我们在找工作、谈薪资的时候就尤其要注意一些薪资陷阱,这里是根据长投专刊和我自己的切身体验来做下小小的总结。首先我们面试和 HR 谈薪资的时候,最要关注的还是工资本身,不要被企业所谓各种福利所迷眼,比如某些公司说到年底我们公司有分红,那么分红是多少?100元也是分红,1万元也是分红,到年底怎么定全凭公司,所以这个时候最靠谱的是跟 HR 敲定年底13薪,15薪等等,视具体情况而定。再有比如有些公司有季度奖,年终奖,这是你要明白的是,你在这家公司等你干几年想要离开的时候,你未到季度奖、年终奖的领取期限,那么这种福利自然也就跟你没什么关系了。所以最最实在的,还是跟 HR 谈好你的月薪是多少靠谱。

其次这里举个例子,假如你收到 2 张 offer,A 工作是:年薪 30 万,但是节假日无休,每天工作近 15 个小时;B 工作是:年薪 10 万,每天工作 8 小时,法定节假日休息。此时你会选择哪一种?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引入"时薪"的概念,计算下,A 工作的时薪约等于 56 元,B 工作的时薪约等于 52 元。两者是时薪相差无几,但是如果你选择了 A 工作,你可能因为工作过度劳累而积劳成疾,同时你失去了大量的自我提升,陪同家人朋友等的时间。所以说工资不等于年薪,也不等于月薪,而是时薪。同时由这个例子延生出来,你做个了 B 工作,你可以最大限度的平衡生活与工作的关系,同时你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学习提升,后期你升职加薪,或者选择做替他事情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所以选择 B 工作还为你的生活增加了一种可能性。这时候 B 工作带给你的是:工资收入+可能性。反过来假如你选择了 A 工作,你很可能因此失去了自己的健康,家人朋友的亲密关系(这些都是要花时间培养的)、好心情、兴趣爱好等等。我觉得最终你即使是收入很高,你依然不会快乐吧。 同时我们还要把上班所要花费的交通、时间成本也衡量下,这样我们在选择进入某家公司的时候就可以多一份考量了,多一份保障了。

好了,以上就是本周的学习心得和一些记录体会,建议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下里多多查看相关书籍,以及关注些理财达人的微博、豆瓣账号、公众号等等。相信未来我们都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想要的生活,重点是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