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成功」

读完这本书,最重要的感受也许是对于「成功」二字的理解,以往的成功学以及社会氛围和学校教育,都似乎是在告诉我们:只要你足够努力,你一定会成功。是的, 我也曾对此深信不疑,直到我听到一句话: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这大概是对「成功」的第二个层次的理解,我们知道了努力不是成功唯一的因素。再后来我们步入社会工作几年,发现任凭你再怎么努力,好像都没有一些人走的快,走的远。你拼命跑的时候,也许人家轻松坐在车上就已经远远把你甩在身后。但是是不是因此就悲伤难过,抱怨社会呢?当然不是,作为一个跑者,我深深的知道,跑本身的意义。也许我们永远赶不上一些人,但是我们对得起自己,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已拼尽全力,这样回头的时候,才不会叹息遗憾。其实我们大多数都只是平凡的人。《异类》中要阐述的终极观点其实是:根本就没有什么异类。那些突出和优秀分子,其实是叠加了个人努力、机遇、文化家庭背景等多方面因素,他们当然也是幸运的。只不过我们在客观的看待这样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忘记了,于人类历史长河而言,我们都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我们于我们自己和家庭而言,却是接近整片天,所以有的时候是要停下来,不要总是着眼于如何如何成功,而是问问自己,有没有单纯为做事拼尽全力?有没有真正的体会生活?不管是「真善美」还是「假丑恶」,到了自己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问问自己还有没有什么遗憾? 弄清楚这些问题后,我个人觉得,我们应该就会活的更加平和一些。

归咎于任何一个单一的因素都是耍流氓。

很多时候我们难免会抱怨,抱怨家庭背景不好,抱怨老师误人子弟,抱怨同事坑队友拖后腿。。。。。。但是我们想一下,既然成功都不止是一个因素造就的,那么失败也应该是同理吧。家庭背景不好,也许家人都还拥有健康,你可以让家庭变得更好。老师误人子弟,教不好书,也许正是你锻炼自学能力和批判能力的契机。同事拖后腿,也许是你体现自身价值和努力提升更换平台的动力,更有可能是因为你自身不够优秀,所以不得不在这个平台将就。细想一下,我就特别羡慕那些性格阳光乐观的人。因为生活还是有很多苦楚的,但是积极乐观的人总能发现好的一面。我们抛开性格因素,客观分析,你现在的不好,也一定不是一个单一因素造成的。

明白了「成功」需要那么多因素叠加以后,我们该做些什么?

  • 前面说了首先是心态更加平和,不要抱怨,对于别人也应该更加的包容,毕竟绝大多数人都是凡人,都不可能像比尔盖茨等人集中多个因素于一身;
  • 关于努力,我们知道,即便是成为不了那么成功的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也就是大约5年的时间,我们仍然可以成为一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型人才,这样一来其实就可以超越很多人实现中产生活;
  • 成功学的书和鸡汤基本上可以屏蔽了;
  • 了解时事,关注新兴行业态势,争取站在时代的潮头,身处风口,自然也不会飞的太低(比如比尔盖茨、乔布斯、雷军等人),反映在工作上面,就是尽量在朝阳产业里面工作,当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而不是随大流;
  • 强大的学习能力,时代的变迁已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而且肯定是越来越快,想要跟上社会变化的节奏,就必须要拥有快速和高效学习的能力;
  • 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

写在后面的话: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的渴望成功,但是成功却不是仅仅靠我们自身就可以实现的,也许我们应该放下执念,转而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也是一种幸福。比尔盖茨当年并不是为了成功去学习计算机编程,乔布斯当年也只是想做出完美的产品,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会被时代选中,他们更多的时候只是在努力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罢了。当你做的足够好的时候,也许成功会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