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下时间,已经到了 8 月的末尾。转眼做设计已经有 3 年的时间了。这三年以来,我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前辈的指点,走过弯路也走过捷径。
我不禁思考设计给我带来了怎样的改变?如今的我是什么样的水平?以后该如何做?
先说说设计带给我怎样的改变
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我对于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敏感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做设计,让我更加关注细节,更加注意观察身边的世界,更多的思考。
我觉得在24岁以前我都是一个尚未开化的原始人,我对于生活没有细致的观察和思考,更多的时候我都是跟随自己的性子来学习和生活。可是到了一定的年岁,我不可以再那样学习和生活,我必须做出改变。所幸的是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且至今我不会轻言喜欢,因为工作的越久越知道真正喜欢的分量和程度应该是怎样的,而我做的还不够好。但是觉得自己依然是幸运的,因为有方向而不会迷惘。设计也教会了见贤思齐,在这个领域里面有太多厉害的前辈,俗称「大神」,他们付出的努力和对设计的热爱远超我的想象。我记得有个前辈说「做设计是非常辛苦的,如果你不能吃苦,最好尽早离开」。我现在开始明白这句话真正的含义,做设计的苦不仅是自己埋头苦练的苦,也不仅是被甲方无数遍虐稿的苦,它更要求你有一颗赤诚之心,心的磨练可能更甚于身体上的辛苦,会带给你无数的焦虑和压力。最近在看一本书 《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书中的观点非常好:压力所在,就是意义所在。是啊,正是因为焦虑和压力,所以我们才会一直有一往无前的动力和勇气,所以我们才会一直寻求进步和突破。总的来说,设计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今的我是什么样的水平?
提到这一点,我不仅有点黯然。因为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小的平台期。尽管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都在学习新的设计领域,设计技法,但可以感觉到进步的已经不那么明显了,更多的职场上的感受。做一些东西做久了,也许会消磨激情,出现「倦怠」的情况。加上今年的工作内容不进反退,着实让我有些焦虑。中等设计水平,是我给自己的评价。身处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做出的作品中,并没有太多可以让自己特别满意的那种。有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在吃老本,人也变得有点慵懒。有的时候看看大神的作品,又会激动不已,但转而又会泄气,想着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还是离大神有那么远的距离?这种「比较」带来的焦虑甚至有的时候让我特别沮丧和失落。静下心来想,「瓶颈」二字也许是一个陷阱,是自己给自己的一个借口。也许每个设计前辈都有这种阶段,但是我想他们都没有放慢步伐,加之自己的热爱而挺过这个阶段。我也不该因为沮丧就停下自己的脚步,我是很想成为大神,但是我不可以忘记初心。初心就是我喜欢图形化的东西,我喜欢惊艳的视觉,我喜欢一切有设计美感的物品,我相信设计让生活更美好。我不是为了赚更多的钱,也不是为了成为某某某第二,我应该是尽我所能的成为更好的我而已。
以后该怎么做?
前两天看秋叶大叔的微信公众号,里面提到了人对于工作的强度其实可以像运动员那样有意识的训练出来。他一个超过40岁的大叔,还每天坚持工作到12点以后,早上6点起床,我很是钦佩。当然这是他自己的工作方法,他也介绍了,这是他年轻时候就慢慢养成和训练出来的结果。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和方法,关键是要找出适合你自己的一套路径。一万小时的理论大家都知道,但关键是刻意练习。我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呢?
- 轻微的职业倦怠 ———— 工作内容重复的部分较多,而且很多是缺乏挑战性的,无法让自己兴奋(高质量完成工作内容的同时,接触新的设计领域)
- 设计技能进步缓慢 ———— 练习时间过少,练习的量也不够多,基础也需要夯实(大量的刻意练习)
- 精力涣散,家庭影响 ———— 所有的困难都是暂时的,压力和焦虑有它好的一面,一定不要陷入悲观陷阱
- 缺乏热情,渐失初心 ———— 忘记大神,忘记金钱,想想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要更有耐心,生命没有你想的那么着急,不要太在乎外界的声音,对自己要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