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在网络上看到一种非常有特色的漫画,一下子就吸引住我了。这种画面,画风唯美,色彩亮眼,颇有超现实的意境。感觉是一种动漫乌托邦的存在,后来了解到作者是日本的新海诚。
在场景上面有很多青春期时候的记忆:学校、星空、夕阳、站台等等。今天有幸(12月3日)可以走进影院观看新海诚的新作《你的名字》,非常开心,看完之后更是觉得无限值回票价。
如果要给一个总结的话,我会写:新海诚的画风+诺兰的剧情。
在影院的大屏幕上面观看新海诚的画作,那种游离于现实和二次元之间的感觉非常感慨。我想哪怕仅仅是观看画面都够了。
再来说说剧情,整体结构了运用了多种线索的交织,叙事手法了也采用了倒叙、插叙等诸多手法。近来被玩烂的时空穿越显然不能满足新海诚的脑洞了,在剧情设定上又加入了神迹、传说、灵魂交换、平行时空等多种方式,但是却又一点不乱,给人感觉逻辑非常清晰。近些年来我因为经历的事情多了,很少会掉眼泪下来,但是故事看到最后,我的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止不住的打转了。
可能是因为最近听蒋勋老师的细说红楼梦多了,会自然而然的把两个作品联系起来。按照蒋勋老师的说法,《红楼梦》其实可以说是一本青少年文学。那么《你的名字》更是如此了,主要都是讲述15、16岁左右的这些年龄阶段青少年的故事。这个阶段其实会身边的很多事物产生好奇之心,从不了解到了解的过程,会发现人性的种种。
《红楼梦》里面有谈到社会制度,人事政治,《你的名字》也有反映。
《红楼梦》中有写亲情、友情、爱情,《你的名字》也是如此。
《红楼梦》有谈到青少年对性的初识的那种状态和心理,《你的名字》也有提到,虽然是以一种看似搞笑的手法表现出来。。。。。。
我们会发现优秀的作品果然是有相通的地方。
梦,是一个在文学上常常被提到的事情。梦可以是现实的反映,更可以是超现实的。也许《你的名字》当中的很多场景就是新海诚自己曾经做梦梦到的,或者是在生活当中接触过的。比如男主在公寓里面绘画系守镇的素描稿时,那种场景其实肯定是新海诚自己有体会过的。比如女主在宫水神社的祭祀大典结束后大呼自己想逃离小镇的生活,呼唤想要进入大城市的那种渴望。这一点其实我们在小地方待过的人肯定都有这种体会。所以梦是现实的映射,也是我们短暂逃脱现实的桥梁。在故事里更是通过灵魂换位充分的表达出来。
看过宫崎骏作品的人肯定都知道,他表现了很多日本的自然灾害,会唤起人们爱护环境的意识。《你的名字》当中也有体现,也许是我牵强附会,在故事中的陨石坠落灾难,其实在我看来可能就是日本地震、甚至是前几年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可以看出日本人饱受这种灾难的侵扰之苦,同时也会发现在作品当中,作者可以通过超现实的方式来改变整个灾难的走向,完成一种精神上的拯救。
曾经我在《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中了解到,日本之所以今天很重视保护本国文化遗产,是建立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一方面大量的学习西方的东西来使自己变得强大,另一方面又注意保护本国传统文化风俗这么一套规定。所以无论是在现实情况中,还在日本的影视作品中,你都会发现日本还是有很多人会身着和服,进行传统的文艺表演,爱好传统的饮食等等。《你的名字》有,《小森林》系列也有。我发现日本人对身边的事物会有一种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之心包括对食材、文化习俗、甚至是天气等,我想也正是因为这种敬畏之心,促使日本人在各方面都会把事物做到极致。
其实一个好的作品就是这样,它本身是一种艺术品,可以让你看到无限种可能。同时那种对于作品细节处处雕琢的用心,也让人肃然起敬,特别是对于作为一名设计师的我来说。十分感谢新海诚给我们带来这样的视听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