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入行也有好几年了,回首走过的路,会有很多感慨。人总是会喜欢和身边的人比较,我和我的同学、朋友们相比下来有一点非常庆幸和自豪的事情是:我做的是我自己喜欢且适合我的职业。这一点,其实很多人都难以做到,因为人生路没法那么随心所欲,更多的是要看机缘。
我很喜欢的一部纪录片《寿司之神》在开头的时候,主角小野二郎对着镜头这么说:

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心投入到工作当中,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让人家敬重的关键。

我时常会咀嚼这句话,会不会成功且另说,因为每个人对于成功的定义也不一样,只是觉得我们中国人在职业精神上面和日本人相比确实有所欠缺,好在从近几年来看,大家都在努力进步。
从设计师这个岗位来看,本质上,其实和厨师并没有什么不同,你可以是路边的卖炒饭的大叔,也可以的米其林三星大厨。看你如何对待你的职业。
单从视觉设计的角度来说,在当下来看,有 平面设计师 (品牌设计师)、网页设计师、UI 设计师。
其他相关的设计有:交互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师等等。不同的设计师需要掌握的技能是有偏向性的。
比如平面设计师,除了一般的设计技能外,还需要掌握印刷知识,更多设计产物是线下的印刷品,如海报、LOGO、画册、装帧、导视系统等;
而网页设计师对应的是网页,同时需要掌握一定的交互、前端技术,输出产物是门户网站、专题页面等;
UI 设计师,狭义上来讲是移动端的视觉设计师,但广义上来说,包括手机、平板、智能手表、后台系统、应用软件、电视、车载系统等方面的设计,输出产品都是相关的界面、图标等。但 UI 设计从小方面来说,还可以分为:产品 UI 和运营 UI。 产品 UI 就是我上面提到的那些界面和图标设计,而运营 UI 就是需要设计活动页面,推广物料等,融合了一部分平面设计师的属性。
总结一下,我们会发现,其实当下设计需求除了朝某个方向精专以外,还有个趋势就是融合,要求一个设计师具有多种技能傍身,如此才能满足企业繁复多样的设计需求,对我们设计师来说也就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要说我们这个行业与料理界有什么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发展速度特别快。料理发展了千百年,主题还是饮食范畴,而设计行业却是紧随科技发展潮流的。在可以遇见的未来,AR、VR、MR 兴起、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等等新技术已经到来。未来人们还会用手机吗?还用的着自己驾驶汽车吗?还需要去学校上课吗? 无数生活场景也许都会被颠覆。作为设计师的我们来说,想要紧随时代潮流,就必须不停的学习新技术,了解新领域。我有时候会特别羡慕二郎,因为他一辈子就只做寿司这件事。后来想想,这其实是偷懒思想在作怪。因为就算是一直在做寿司,他也在思考选用什么样的食材更好?食材如何加工更美味?如何创新出新的口味的寿司?用户来店如何有更好的用餐体验?等等等等。所以有些本质是不变的,要想做到极致?那就永远不要满足当下,一点点的磨练自己的技艺。

职业发展对于每个不同的人来说,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我们每个设计师的爱好和发展机遇都是不一样的,我个人认为要学会随遇而安,力求上进。随遇而安是说不要浮躁,无论当下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只要你是真的喜欢设计,想做好这件事,你都可以找机会提升自己。当机会来临之时,你就能抓住机会,一跃而上。力求上进就是当你身边的环境已经很好了,也要居安思危。多想想如何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用写简历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在这个行业久了,也会发现不少人到了一定阶段转行,我想那都是他们基于自己的情况所作出的改变。
我看到有的人去做小龙虾了,我看到有的人去写作了,我看到有的人去写程序了,我看到有的人去做销售了。。。。。。
anyway,我同时也看到,做小龙虾的人做出了非常有特色的龙虾品牌。去写作的人,出了本很好的书。写程序的人一样在圈内小有名气,做销售的人也可以做到老板。。。。。。
所以我想他们本质上还是设计师,因为他们还在用设计思维做事。什么是设计思维呢?我的理解就是,当他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他还是会带有设计师的属性,比如爱较真、抠细节、高要求等等。

其实不管你是不是设计师,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我在近几年来越来越体会到平凡生活中所蕴含喜怒哀乐。我开始体会到这就是生活的滋味,开始用另一种心态来看待我的生活,开始在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中学着慢一点去感受、去热爱~ 希望最后自己可以一直是一个爱设计、爱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