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记得有多少年没有在老家过年了,2017 年的春节能够在老家度过,我想说真好~
从小和父母在外漂泊,很多年的春节都是在外地度过。最近几年因为雾霾,甚至连鞭炮声都听不到了。我犹记得一位上海的朋友抱怨过年连鞭炮烟花不给燃放,一点年味都没有了。是啊,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很多习俗就慢慢丢失了,甚至我们变得更喜欢过外国的节日。不过好在老家的很多习俗还得以保留。倒也不是说移风易俗不对,而是说很多传承多年的东西,其实是一种文化。往后,我们的文化还在吗? 我想春节期间,无论再忙,还是回到家人在的地方,和他们团聚,一起说说话,吃顿团圆饭,这,比什么都重要。
随着年龄逐渐增长,我开始观察到一些以前看不到的事情。比如,家族亲人之间的宽容。我想每一个家族的人们,总有混的不错的,也总有混的比较差的。小时候我们总是自然的崇拜那些能干者,优秀者,却很少关注和体谅到卑微者。人们常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我并不怀疑这句话的正确性,只是多加细想一下,为什么可怜的人会生出那些可恨的地方呢? 《红楼梦》中有一段描写赵姨娘所生的贾环故意用滚烫的灯油想烫瞎宝玉的眼睛的情节。第一次看到此处的人一定会想:贾环这个人太恶毒了! 可是了解了前因后果你就会明白,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对比宝玉,他出生卑微,形象猥琐,不受宠爱,连丫鬟们都看不起他。而宝玉是王夫人所生,地位显赫,模样俊俏,讨人喜欢。对比下来,人们往往忘记卑微者为什么卑微,多数只记得卑微者的可恨之处。而就像蒋勋老师说的那样,倘若社会中的卑微者不被关注,长期受到压抑,一定会爆发出可怕的事端。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欧洲发达国家为什么会大力推行福利制度的原因所在吧,让卑微者们受到关怀,就不会发生恶性事件,而恶性事件发生的成本一定高于推行福利本身。很高兴的是,我们的大家族中虽有卑微者,但是还是以宽容,接纳的态度来对待他们。这是让我在春节里感到温馨的原因之一。
对于年轻朋友们来说,20 有余,30 未到的年纪。总会避免不了被亲朋好友问及婚姻一事。以往因为网络舆论和自身逆反情绪,总会觉烦恼不堪。但现在却反而觉得,那些关心你这方面事情的人,却是真正关心你的人。不那么关心你的人可能只会问及你工作收入几何,而不会管你是否可以成家。没有那种逆反情绪,内心也就多了一分温暖,知道总有人记挂着你的终身大事,知道岁又复增之时,肩头会多了一分牵挂。然而话说回来,虽然有那么多人对你的婚姻大事有所寄托,但这终究是你自己的事情,真正需要作出决断的人是你自己。而你并不是为了他人而活,哪怕是特别关心你的人。所以要想明白自己何去何从,不要受外因所扰,遵循自己内心的指引......
大型的同学聚会我是拒绝的,唯有学生时代相处甚欢者才会一聚。往年总不在老家,这一年很开心的得以小聚,不管是吃饭聊天,还是放声歌吼,总是特别欢愉,仿佛又回到曾经同处一个寝室,一间教室的感觉。言谈之间也少不了彼此打趣,或者“出卖”曾经的小趣闻,小轶事。给谁穿过纸条,暗恋谁,喜欢谁。几时一起翻墙去网吧上网通宵,几时天冷挤在一个被子取暖,寝室卧谈会都谈些什么...... 如此回忆了许多许多。转眼过去将近十年,好在大家都安好,成家立业,各自安生。愿岁月静好,彼此再聚。
时间总是匆匆,春节 7 天假期根本都不够亲友往来。小时候走亲戚一直要走到正月十五方才结束,而现在一天赶两三家却也还来不及。虽都开上了轿车,住上了新房,好像还是跟不上时代的节奏,真希望它能够慢一点,让人们可以多几时欢聚,少一点离别。
———— 写在 2017 正月初六